當前我國制冷行業是由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、合資企業(含外方獨資企業)構成的,經過改革的深化,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所占比例在縮小,而民營及私營企業比例在較快的增長,合資及獨資企業所占比例穩中有增。
三種類型的企業的經營形式有所不同,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大部分仍保有一定大而全、小而全的局勢有所改變,注重了專業化生產,在技術進步與技術創新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,90%以上企業技術投入超過了銷售收入的2%,組建了產品研發機構,初步形成了有一定實力的研發隊伍,并在新產品開發、產品質量升級、專利技術等方面有明顯的進步,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仍然是我國制冷空調行業的主力力量。
民營企業發展較快,在全行業的所占比例已大于三分之一,且有顯著的繼續增長的態勢,已成為我國制冷空調行業的生力軍,但這類企業中兩極分化十分明顯,大的越來越大、強的越來越強,小的企業只能在大企業的空隙間艱難的生存。這類企業大多數是由家用制冷空調設備制造起步,當做大之后,現又涉入工商制冷空調設備制造領域,在大的民營企業企業中表現尤為突出,如海爾、格力、春蘭都已巨額的投入,進入工商用制冷空調設備制造領域,現已取得了成功。
合資企業雖有增加,已不如20世紀八、九十年代那樣的增加態勢,但出現了外方加大投入,力爭控股的形勢,有的知名公司還把研發中心逐步向我國轉移,力爭在制造技術方面控制我國的制冷空調市場,這一形勢已給我國的制冷空調設備制造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。
進入21世紀以來,我國制冷行業企業中,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和民營企業紛紛加大技術投入力度,營造民族品牌,提升產品科技含量,以優質產品參與國內外市場的競爭。最為重要的是加大技術投入,調整產品結構,以經濟和改革的辦法,創造一個適合于民營企業發展之路,F在行業主導企業連續5年在改造老企業。建立新的生產線、開發新產品、改進工藝流程、建設新型生產基地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,并取得了顯著成果,選用符合環保要求的制冷工質、開發可利用多種能源的制冷空調設備、提高制冷空調設備的能效比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成績,誕生了一大批新產品,并形成了新的經濟增長點。
目前,我國制冷行業呈現快速發展趨勢,從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都日漸成熟,也涌現出了一批行業領頭羊,市場潛力的巨大更是毋庸置疑。在快速發展的同時,我國制冷企業也要適度停下腳步來觀察自身的不足,不斷的反思和借鑒,才能在未來的行業發展中取得和國際大鱷博弈的資本及行業話語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