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冷系統的安全裝置對生產運行中所出現的異常危險情況,防止發生爆炸或重大事故起到了良好的保護作用。但是,由于錯誤的操作,或違反安全技術規程而造成的重大事故還時有發生。因此,還必須制定科學而合理的安全操作規程,并嚴格遵守執行才能杜絕事故的發生。
下面來說說制冷系統在開機時的操作程序,具體如下:
(1)制冷空調系統中的運動部件,如傳動皮帶、聯軸器等應加防護裝置,否則禁止運轉。
(2)降溫和升溫必須緩慢地進行。
(3)為防止環境污染和氨中毒,從制冷系統中排放不凝性氣體時,需將經過專門設置的空氣分離器放入水中。
(4)為了防止高溫、高壓的氣體制冷劑串入庫房,使機器負荷突增,規定貯液器液面不得低于其徑向高度的30%。
(5)為防止貯液器、排液桶出現滿液影響冷凝壓力,使系統運行工況惡化,貯液器的頁面不得超過其徑向高度的80%。
(6)由于制冷設備的油和氨一般呈有壓力的混合狀態,為避免釀成嚴重的跑氨事故,嚴禁從制冷設備上直接放油。
(7)當設備間的室溫達到冰點溫度時,對所有用冷水的設備,在停用時應將剩水放盡,以防凍裂。
為防止檢修時因設備內殘存的制冷劑造成操作者中毒和窒息,特別是為避免氨與空氣混合到一定比例后遇到明火發生爆炸,以及氟利昂遇到明火會分解出劇毒物質,在制冷劑未抽空或未置換完全而與大氣接通的情況下,嚴禁拆卸機器或設備的附件進行焊接作業。同時,還規定在壓縮機和輔助設備間不能有明火,冬季嚴禁用明火取暖。
(8)為防止觸電,在檢修制冷設備時,特別是檢修水泵、風機等遠離電源開關的設備時,須在開關上掛工作牌,檢修完畢后由檢修人員親自取下,其他人員不允許亂動。
(9)在檢查和維修機器間和泵房的機器設備和閥門時,必須采用36V以下電壓和照明電源,而潮濕地區則應采用12V以下的照明電源。
(10)在檢修制冷系統的管道時,若需要更換管道或增添新管路,必須采用符合規定的無縫鋼管(氟利昂制冷系統可以采用無縫鋼管或紫銅管),嚴禁采用有縫管和水暖管件。
(11)制冷系統在大檢修后,應進行耐壓強度和氣密性實驗。對設備增加焊接或連接管道后,亦應進行氣密性實驗,合格后方允許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