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冷庫建設市場混亂,缺乏有效監管
在寧夏甚至在中國,只要涉及到工程領域,只能讓人用四個字來評述“亂象叢生”,冷庫建設領域同樣難逃此“厄運”。由于冷庫建設所用材料多為高密度的輕型材料,具有搭建、拆裝容易,上手快,工期短等特點,因此給人的感覺就是建造冷庫沒什么技術含量,稍微有些建筑實踐經驗的人都能當老板,再加上冷庫工程小則一兩萬,大則數百萬,前期投入不高,更不需要資質、認證的門檻,因為自2012年到2018年寧夏乃至全國的制冷設備、制冷工程公司呈現井噴式的發展,一個學徒工配幾樣工具在自己家里就可以開一個制冷工程公司,幾周可以完成一個幾百平米的工程,工程結束后,各回各家,各找各媽,基本沒有公司運行費用,更無售后費用。因為造成制冷設備報價“千奇百怪,天差地別”同樣一個工程報價相差十幾萬乃至上百萬不等,但是這正迎合了絕大多數客戶的心理需求“簡單、能用、省錢”,全然不顧后期運行成本(能耗)和運行質量,因為冷庫利用率低,一年只用2~3個月,能耗高點無所謂。只要前期投入少,建設資金越接近國家補助資金越好,低于補助資金更好,占用國家土地不說,還能掙到項目補助資金,等到拆遷改裝的時候,又可以大發一筆“橫財”,因為冷庫拆遷的補助資金,遠高于普通住宅。又如此奇葩的市場需求,就有更奇葩的市場供應,大有劣幣驅逐良幣的趨勢。怎一個“亂”字了得!
中國的建筑市場經過幾十年的野蠻發展,現在正逐步走上正軌,最起碼“樓垮、橋塌”現象正在減少,而冷庫一般采用輕型板材拼裝而成,很少有多層結構,即使塌了,垮了也不會有什么嚴重后果,最多是返工重建。倒是冷庫起火、爆炸的雷文屢見報道,有的甚至有死傷幾百人的極端案例,這都是與冷庫前期設計安裝不規范,后期售后維護不到位,一味迎合甲方要求造成的。
寧夏冷庫安裝|銀川冷庫安裝|銀川制冷設備